最近大家在陆续收到美本ED、EA的结果,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如果被拒,心里一定不舒服,甚至很低落。常见反应是开始对自己信心不足,觉得自己不够优秀、配不上,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?
今天给同学讲讲被拒后,你一定要规避的4个认知盲区:
一、美本名校录取是门生意!被拒很正常—Just don't take it personally! 别往心里去!
首先,要明白招生官的工作是什么?是在现有的申请池里,选出来最符合学校利益的新生班级。注意,招生官的动机不是为了申请人的利益。“学校”的利益包括但不限于:名气、地位、校友捐赠等。如果你因为不能帮学校利益最大化而被拒,这不是你的错。Don't take it personally!
二、明白招生官的视角,被拒不是对“我”这个人的否定
a. 其实,招生官的压力也挺大的,除了要不断提升学校品牌知名度,排名之外,招生官在大学里还有一些“婆婆”,比如Devleopment office(负责校友关系、捐赠、合作项目等)。招生官要给潜在的重要Donnors(给学校捐款的大佬)的孩子留坑位吧,要给体育特长生留坑位,要给Legacy申请者留坑位(校友的孩子)。
b. 每年学校录取政策都有不同的Priorities,也就是优先级,每年都不一样。比如,去年要给当年校园Underrepresented(未被充分代表的) 群体留坑位,今年可能就换了不同的优先级。 You never know. 学校也不会告诉你。
c. 你可以想象招生官在炒一盘菜,什么佐料都要有,而且量还要均衡,你再优秀,也可能被“均衡掉”。这些Priorities每年都不一样,就好像去年是吵宫保鸡丁,今年是鱼香肉丝。你没法押,很多因素不是你能控制的。
三、避免跟他人比较,因为没有可比性。
看到别人拿到了Offer,内心酸酸的,觉得自己各方面并比别人不差啊!第1、2点已经讲了,名校录取决定是为了让学校利益最大化,不是申请者的利益最大化。你不知道学校今年收的申请池的学生构成是什么、学校本身的优先级是什么,也就无法判定学校录取某人是看上了她的哪一点。 横向比较除了让自己心烦意乱,没有太大意义。
四、摆脱局部视角,把本科学习这件事放大时间轴去看,看“The big picture”。
大学不过是一个开始。It is a means, not an end. 名校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,但是修行还是要靠个人。Don't let this setback define you. 成功的路不止一条!
总结
ED被拒后,你一定要规避的4个认知盲区:
1. 美本名校申请是门生意!被拒很正常—Don't take it personally!
2. 明白招生官的视角,被拒不是对“我”这个人的否定。
3. 避免跟他人比较。
4. 看“The big picture”。
P.S.:如果您准备或者正在申请过程中,需要帮助,请联系Fred的助理(微信:wensi_666),跟Fred预约10-15分钟的免费咨询。
您可能也对以下文章感兴趣: